武器
怪奇寶貝(台)
永远在一起(台) / 长相黐守(港) / 共同 / Inséparable
汤姆·希德勒斯顿,马克·哈米尔,凯伦·吉兰,切瓦特·埃加福,安娜丽丝·巴索,雅各布·特伦布莱,本杰明·帕杰克,科迪·弗拉纳根,凯特·西格尔,大卫·达斯马齐连,米娅·萨拉,马修·里沃德,哈维·吉兰,莫莉·奎恩,萨曼塔·斯洛扬,迈克尔·特鲁科,卡尔·鲁伯利,考莉安卡·基尔彻,拉胡尔·寇利,劳伦·拉维拉,维奥莱特·麦格劳,希瑟·兰根坎普
雇佣兵 / 超危险保镖(台)
Most Eligible Bachelor
这里 / 这里是吾家(港)
达蒙·奥尔本,格拉翰姆·考可森,阿历克斯·詹姆斯,戴夫·罗恩特里
天天云影院/hxapi/ttydy/shuanu.com/所有内容均由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搜集而来,仅供测试和学习交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让当事者自己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是这部纪录片最伟大的地方
在去斯洛維尼亞之前就看完了,才想起來寫短評。這部紀錄片最大優點就是手速極其快,幾乎是進行時地拍攝了整個亂局,紀錄下幾乎所有actors(在他們或被抓走、逃走、槍斃之前,或是在一些人決定不說實話之前)的講述,都是第一手材料,極度珍貴
周末窝在家看了一系列关于铁托葬礼的片子,交替播放着各国政要和平民向铁托棺木致意的画面。一边是克制与沉重,一边是悲恸抽泣。看到华国锋,看到勃列日涅夫,看到撒切尔,看到阿萨德。想到几年后南斯拉夫解体,齐奥塞斯库被处决,国际风云变幻,个人命运百转千回。历史真是辛辣又迷人。
民族主义是“一种替代品,在一个碎裂的社会里替代原先的凝聚作用。当社会崩倒,民族便起而代之,扮演人民的终极保镖”。 本纪录片包含了很珍贵的影响资料和当事人的采访,但解释却有些偏颇,将这一切归结于塞尔维亚人的沙文主义和米的阴谋,历史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以南斯拉夫为鉴,警惕一切趋向极端的民族主义
对于能力不足的领导人来说,强势永远只会加剧混乱。
不敢说足够客观,但能让各方的当事人都出来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也是颇为不易的一件事。影片里血腥场面,实在让人难以下咽。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竟然也会就这样被肢解了。
了解90s巴尔干历史必看,不过据说英语字幕和原文有些出入 | 塞族人莽撞,自己挑头民族矛盾但事态发展到无法收尾。他们的民族独立意识就像劣质白酒一样上头,导致地面部队目无和平条约。克族人随之趁火打劫,奠定现在政治地位。斯洛文尼亚和黑山民族较为单一聪敏地迅速推出纷争,只剩下波斯尼亚悲惨地沦为掠夺的中心……萨拉热窝至今失业率40%,政治体制大量内耗,有志向的年轻人逃去斯洛文尼亚谋生,没志向没路子的年轻人只能在城里喝咖啡。喝咖啡虽好,但希望值千金。
想了解关于他的一切,不过看起来真的费劲。片子很早所以有不少真实录像镜头,很难想象城市里的战争,手无寸铁的普通人血肉模糊尸横遍野着实太惨烈了,看得心疼。按片子所述,南斯拉夫之死起源于斯洛文尼亚塞族所引发的民族矛盾,想想tg民族大团结的智慧也是蛮厉害的。一个在如此战乱环境下生活又天生瘦弱的少年,能成为世界级中场大师,真的是励志故事。
拍的还是比较用心的但是从剪辑和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有偏向性,当然立场是必然会有影响的,这可以理解。
精彩。。
九五年九六年的纪录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 BBC 什么人都能采访到,无论是平民将军还是最后战犯级的人物,卡拉季奇出现时当时下意识抽了一口气。所有人在摄像机前似乎全无顾虑,米氏卡氏包括图季曼谈论起来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在外人来看来也许混帐十足。力荐,就是生肉啃得累。
有偏见,有怜悯,有无尽的惋惜。铁托当年给塞尔维亚划两个自治省是为了遏制大塞尔维亚主义。回过头看,今天这块土地上的人都憎恨这个举措,可即使是塞族人也依然想念他的兄弟情谊铁腕。只有共产主义才能防止民族分裂,铁托已死,而共产主义又去了哪里?
发现BBC特别擅长制作这种多方会谈的篇子。介绍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同类纪录片也是这个思路。中国的影视工作人员该学习下。Enlightening. 民族问题,无解,各方都不清白。政治人物的野心通过人民的流血来实现。
最好的入门纪录片;特别是战争起因和如何展开;然而后续还有很多有争议的,比如国际法庭地审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网上找到了视频,除了第一集有翻译,其他都是靠听力和阅读能力。和苏联类似,多种族的国家想要维持统一太困难了。和苏联相对“和平”解体不同,南斯拉夫的解体加入了战争,无论是米洛舍维奇的强硬做法还是苏联紧委会惧怕承担责任的软弱做法,最终对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来说都是一场悲剧。
不得不看啊
站在政治立场上的记录...
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民族国家概念带来了多大的灾难!?